一直以來生活中我會用精油蠟燭或是精油擴香等方式、如水霧香薰機、精油擴香瓶等等這類型式讓生活空間香香的~ 聞起來很舒服又能在下班後有放鬆的清楚感覺~
但是精油本身、我個人並沒有甚麼特別的研究,通常都是逛無印良品這類店面時,看到精油商品、聞起來覺得舒服,就買回去使用了~ 他背後的療效啦、原理啦、這些543的我並不會特別去留意和收集資訊,基本上、精油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生活調劑品“這種的認知程度了!
不過、因為我開始往實體授課的各項”細節“去下功夫(未來會再跟大家介紹這部分、這篇為了專注在文章主題、先不多作介紹了),開始找一些較大空間的”擴香設備“,如這個~
“氣壓噴氣擴香機“,外頭還打上”負離子擴香器“啥聽起來很厲害的稱號,其實就是利用氣壓噴氣原理,霧化方式將精油散發於空氣中罷了(有興趣的可以參考這篇文章、說明的不錯喔) ,也為了自己能調製出合適的精油配方,這幾個月我開始一頭栽入這個不了解的精油世界! 以一個等級1的小白、開始了我神奇的學習旅程了~
這上下兩篇的文章,就是我花了不少功夫、上百張的相片整理精華之後,加上我看過覺得很值得收集起來的影像與網路資料,希望能對正在對精油芳療有興趣,但被很多是是而非的資訊困擾著的朋友們,也許、這兩篇文章能給你一些參考和學習方向了!
關於精油療效、我也買了好幾本書參考,上頭這支影片,我想簡單又重點式的以動畫方式將其說明得很清楚了,而對於精油療效的歷史紀錄,其中不外乎什麼埃及時代用的治療油啦、羅馬兵士用來泡澡加快傷口的痊癒…等等這些紀錄資料,但是、別忘了~ 那是個什麼時代、沒有科學醫療的盲荒時代啊~ 和中醫什麼嘗百草治病是一樣的,有沒有效果、效果的有效程度、普遍程度… 能不能改進與優化他,在今日科學發展的現代,是應該要能夠被”驗證”才能拿出來的一件事了!
老實說、精油的療效研究、國際論文上是有一些資料,但我時間有限、我也懶得去”研讀”外文資料,所以基本上我這篇單以台灣的碩博士論文資料庫中去尋找,資訊還真的滿有限的~ 其中….
南華大學 許婉鈮 論文研究 有一篇 “人格特質與精油吸嗅之感性經驗與腦波的相關性探討” 我超有興趣想讀的,他的架構方式:
研究招募50位年齡介於20~24 歲之大學生,紀錄受試者吸嗅精油後產生的腦波趨勢與嗅覺情緒構面之變化。本研究以常見之單萜烯類與酯類代表性精油進行試驗,分別為快樂鼠尾草(Clary sage)與葡萄柚(Grapfruit) 精油,每位受試者均須完成二種精油吸嗅,每種精油測試需相隔一週,測試的精油順序為隨機選取。評估工具為基本資料、五大人格特質量表、PAD嗅覺情緒量表(PAD Emotional State Model)和腦波量測儀。
研究結果:友善型者吸嗅快樂鼠尾草精油和葡萄柚精油皆與情緒之激發度(Arousal)呈顯著相關,顯示個體啟動神經生理之警覺性,可能與情感狀態聯繫的機體能量啟動程度有關。外向型和神經質型者吸嗅葡萄柚精油皆與與愉悅度(Pleasure)呈顯著相關,顯示個體情緒狀態的正向特性,即情感本質處於積極、喜歡的狀態。進一步劃分情緒類別,全部受試者吸嗅快樂鼠尾草精油情緒狀態是舒適放鬆的(P+ A- D+),吸嗅葡萄柚精油情緒狀態是精神充沛的(P+ A+ D+)。吸嗅二種精油之腦波皆呈現放鬆時間比例高於專注時間比例。
南華大學 許婉鈮 論文研究 人格特質與精油吸嗅之感性經驗與腦波的相關性探討
可惜~ 目前電子版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190705 還得等個大半年,有沒有朋友有認識她啊~ 幫我引介一下、我實在沒時間跑一趟圖書館去借來看了~ 不然就只能等到可公開的日期我再去下載讀讀了~
精油芳療真的有療效嗎?
這個問題我可是還花了不少閱讀的時間(包含對自己的人體嗅吸主觀實驗、哈),而自己說啊~ 不客觀、英文影片資料很多,但我想整理成文章,還是用大家熟悉的文字比較適合,免得有那
如何~ 花了幾分鐘看完影片後、有沒有更了解”什麼是精油“、還有所謂的”療效“以及生活中合適的認知態度與運用情境了呢?
精油基本上是從植物的花、葉、莖、根或果實中,通過水蒸氣蒸餾法、擠壓法、冷浸法或溶劑提取法提煉萃取的揮發性芳香物質,而從這些部位、像是花朵、葉子、種子、果實、果皮、根部、樹皮、樹脂、樹心、木材…不同植物萃取部份與方式也各有不同,通常萃取量愈少、萃取愈不易的精油,他的價格就愈昂貴。
精油又分稀釋的(復方精油)和未經稀釋的(單方精油)比如仙人掌種子油。
如果你不想買書閱讀、又想更進一步的了解精油的知識,這篇 精油 百度百科的資料,我推薦給你當延伸閱讀資料,他整理的是我看過較為完整的一篇,推薦給你。
看完整理的資料,接下來是我個人的實際使用經驗了~ 首先、我不會說”療效“這件事,除了違反台灣相關法規之外,我個人也覺得那太誇大了~ 療效就應該是每個人都能有用,如果療效還看個人體質、有獨特的”選擇性“才有作用,那就不應該稱呼為療效、這是不夠科學的表達方式。
但是、以我個人來說、目前我始終透過他是非常有效的讓我過敏、鼻塞的毛病減緩非常的多,以往我自己幾乎每天都得吃的抗過敏藥物,這一個月來吃的數量減少得非常多了,只剩下因為有課程、多吃他為了”怕出意外”,不然鼻子過敏的毛病一給我發作、真的一天課都不用教了啊~ 目前我自己是觀察、如果整個夏天這”精油熏蒸法” 都能有效控制住我的過敏毛病,說可能就不要再去依靠藥物去控制這毛病了~ 我很期待的啊~
這邊當然也分享一下對我很有效果的 精油配方 給和我一樣有鼻子過敏毛病的朋友參考:
精油熏蒸法 早晚用馬克杯的方式滴入以下配方精油,調好配方後、每次兩滴複方精油就好、味道淡了再加熱水、多加一滴,將口鼻對著熱水杯慢慢深呼吸幾口,大概5到10分鐘,看你不舒服的狀態嚴重程度,這樣你的鼻塞腫脹打噴嚏的情況就可以有效改善。
我試過以下四種配方,以第四種配方對我個人的效果最好、味道我也最喜歡,你可以都試試看,找到對你最有效的是哪一種、還有、味道最舒服的、這很重要喔!
- 香蜂草2滴 + 尤加利3滴
- 茶樹1滴 + 佛手柑1滴 + 薰衣草1滴
- 尤加利5滴 + 薰衣草3滴 + 胡椒薄荷(又稱歐薄荷)2滴
- 薰衣草1滴 + 檸檬1滴 + 薄荷2滴 (個人最愛)
而我為了能加強出門在外可以多吸點好聞的味道,陸續我還調了”專注力”、”提神”、當然還有避免又鼻塞的版本,試過精油鏈(超不推薦、每次要聞還是得拿到鼻子附近、並且精油鏈裝填更換都不方便,掛鏈子還容易沾到衣服、碰到皮膚產生過敏等困擾,這我個人非常不推薦),以”嗅吸/吸嗅” (中文到底哪個在前好像都可以)的方式我覺得最佳,花了功夫,我找到像個口紅般的漂亮嗅吸瓶,內裝玻璃與棉條,外包裝金屬、看似像口紅的這容器,是我目前最喜歡的方式了。
嗅吸配方 (配合嗅吸瓶)
甜橙2滴 + 檸檬2滴 + 尤加利1滴
透過家裡用”薰蒸法“、外出用”嗅吸瓶“,還真的讓我擺脫困擾的過敏毛病呢~ 超開心(灑花+轉圈圈),自從用了精油芳療法、我考試都考一百分、跑步都跑第一名呢~~ (發神經、拖出去阿魯巴) 唉啊~ 沒鼻子過敏毛病的、不知道那種痛苦生活的啦~
還有、還有、除了上班我也用了 香薰機 來加強專注力和提神之外,泡澡我也開始自己做”沐浴鹽“了喔~~ 以前想用浴鹽只能去賣場買,小小一包貴得要命,現在透過網路購買海鹽與瀉鹽,發現做出來的成本還真是”便宜又划算“,吼~ 爽啦!!!
來! 看到這篇的~ 你賺到了! 公開我整理了網上大大們的資訊,根據我個人消化後的版本,說來好玩、通常你網路上看到的資訊都是一部分一部分的,玩香薰的沒寫吸嗅的、不然就沒有浴鹽的,但實際上他是能”共通”的啊~ 真詭異~
沐浴鹽 基本三種原料 (我個人不用加顏色的、為了視覺很假、也不愛花瓣藥材啥的、整理浴缸麻煩,又不是送人裝逼、幹嘛這麼搞扛、不是嗎~)
海鹽:粗鹽(鈉鹽),能讓身體發汗,幫助無用的水分排出體外、消水腫幫手。
瀉鹽:又叫硫酸鎂Epsom Salt,有助將體內毒素從皮膚排出促進血液循環,很多市售的減肥鹽其實就是瀉鹽。
蘇打粉:助於鹽的吸收用途。
以下三種我目前用到的浴鹽配方,看需要你可以調整自己需要的份量了,描述的使用量是以我個人主觀性和一般家用浴缸大小。
排毒鹽浴 配方 (2次泡澡的量)
150g瀉鹽+100g海鹽+50g小蘇打+精油10滴
(甜橙 + 天竺葵 或 薰衣草 共10滴)
抗感冒鹽浴 配方 (2次泡澡的量)
250g海鹽或瀉鹽 + 植物類精油
(迷迭香 + 桉樹 + 檸檬 共15滴)
肌肉/背部痠痛舒緩鹽浴 配方 (2次泡澡的量)
150g瀉鹽+80g小蘇打+精油20滴
(薄荷 + 尤加利 + 迷迭香 + 薰衣草 + 肉桂 共20滴)
配合精油多種搭配方式的芳療功效,真的可以說他有療效嗎?
這邊、我要介紹你一個名詞 他叫做 “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
什麼是 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呢? 在臨床上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
很多民間”迷信“的治療方式其實大多也都有這樣的”心理暗示“成分,很多的”自我肯定“、”自信心建立“、”自我激勵” …其實背後也都有這樣的原理存在喔~ 但科學的理論上,要能稱為”療效”,應該要能符合臨床試驗上的這規範:
第二期試驗階段以一組接受安慰劑治療或是現有標準治療的患者作為對照組比較藥品的效果,以此方式建立一參考組,並與其對照,才可判斷新藥的效果。很重要的是,患者與研究者皆無從得知受試者接受的為何種治療,一般將這種方法稱為雙盲安慰劑對照,其可確保試驗發布之結果無偏差。
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廠 臨床試驗階段流程說明
安慰劑效應 Placebo Effect 有時也是滿…厲害的~ 我找了隻有中文字幕的TED演講,讓你瞧一下看看、你會驚訝地尖叫喔!! 但這支影片後面有點….血腥…. 觀看請小心…. 嘿嘿嘿…
這樣、你知道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 “精油芳療” 這個關於療效這件事了吧~
我借用 中醫科 主治醫師 李嘉菱 寫的這篇 正視精油的使用安全 文章,他提到的這兩句話我個人覺得可以當作這個 “精油芳療真的有療效嗎?“這篇最好的結論了!
芳香療法無法完全取代任何一種醫療! 千萬不要輕易地進行口服精油!
除了由於精油成分複雜,你並不知道會對何種植物成分產生過敏反應,更不知道目前的狀況改善是心理影響還是原本藥物發揮效果,任何停止應該有的科學醫療都是愚蠢、不該有的行為的! 還有、千萬不要相信任何人給你”取代科學醫療的建議與言論“!! 請相信科學發展下現有的專業醫療體系,更請相信醫生給你的處方,若你有懷疑、換個醫生、聽聽第二個其他醫院的醫生,這才是正確的觀念與態度了。